连平上坪大事记
从2020年初至今,照牛排公众号开通已有四年多。最初是连载《连平州志》,之后探究上坪谢氏族谱、祠堂,兼及连平名人和乡土文化。我对玄幻的文学、诗歌不在行,唯独钟情于有史可查的历史古迹、人物和故事,只要是和连平、上坪有关的必据而考之,早有苗头。钻牛角略有收获,恰好有机会参与编撰《上坪客家》,反过来也推动了最近几个月照牛排考古内容(包括本文)的更新。
上坪大事记,内容整理自《连平州志》、《连平县志》及上坪谢、陈、丘、刘各姓的族谱(未找到下坪张氏、黄氏的族谱,有待补充),有的来源于近些年的新闻和口述。元朝末年至今将近700年时间,有文献可考的上坪历史大事虽然有限,但也绝不是几千字能够完全概括的,本文难免挂一漏万、以偏盖全。史料务求真实可靠,宁缺毋滥,但毕竟不是历史的亲历者,纸上谈兵式的考古常常出错。写太长了没人看,加上付梓在即,先做到现在这个程度,欢迎指正、补充。
【元朝】
至元年间(1335-1340年),上坪谢氏开基始祖谢宣义(复渊公)由赣之锡洲迁居上坪。同时,上坪陈氏的开基祖陈仲良(号怀漳)由福建漳州龙岩迁居上坪。
图片
▲上坪谢氏三修谱记载复渊公
【明朝】
洪武年间,下坪刘氏开基祖刘荣受、刘崇受兄弟俩由江西铜盆锡州徙居下坪。
明朝早期,丘志清、丘祖清兄弟俩从福建汀州上杭县迁居下坪,是下坪丘氏的开基祖。
永乐22年(1424年),上坪谢氏二世祖谢福颙(十郎)、谢福珍(九郎)相继去世。次年,复渊公的三世孙谢仲玄、谢仲贵、谢仲辉兄弟始创上坪谢氏族谱。
宣德元年(1426年),西禅寺创建于洞主庙之南。
图片
▲西禅寺(谢添泉摄于2023年)
正德13年(1518年),南赣巡抚王阳明平定池仲容浰头起义后,奏请朝廷设立和平县,惠化图上坪甲由河源县划归和平县管辖。
嘉靖甲辰至丁未年(1544-1547年),谢日稳、谢本葱(族长)爰集众房长初修族谱。
嘉靖37年(1558年),和平县岑岡、浰头、长宁县(新丰)等处盗贼猖獗,贼匪所到之处马牛掳掠殆尽,民不聊生。谢襄(蒙泉公)不忍见上坪乡民涂炭,遂弃文从武,建立围寨保护上坪百姓。谢明景与侄谢襄联合乡兵协助官兵征剿有功。
图片
▲连平上坪西坪村保中寨(蔡国武摄于2023年)
万历13年(1585年),下坪丘氏始创族谱,由进士、和平知县王宏作序。
万历15年(1587年),进士、和平知县王宏为刘氏作序,但未提下坪刘氏,不确定是否为下坪刘氏族谱而作,该序收录在同治年间下坪刘氏的四修族谱中。
万历庚寅至癸巳年(1590-1593年),复渊公六世孙、恩例儒官谢朝见再修族谱,并写下《上坪谢氏十三景》诗,他与族长谢孔苕条陈《谢氏家约》20条,请时任和平知县张应诏题写批语,载于族谱。万历24年(1596年),上坪陈氏始创族谱,由江西庐陵进士陈嘉谟作序。
图片
▲和平知县张应诏为《谢氏家约》题写的批语
天启5年(1625年),族长谢继诚、谢一象倡建文节宗祠(又名叠山祠,即今上坪谢氏大宗祠),谢继政捐银80两买田心宅场作为祠基。族正谢明爵、谢嘉作,祠长谢一鑑、谢褎,乡约谢一谟、谢继祥,房长谢良聘、谢一九等,与三千多复渊公裔孙同心协力竖造祠堂,次年建成立碑。
崇祯二三四年间(1629—1631年),大寇陈万、钟凌秀合伙万余人劫掠上坪,掳杀男妇,挖冢焚祠,受害极惨。谢氏因协助官兵擒贼而遭贼忌恨,崇祯辛未(1631年)8月23日,贼众围攻东排寨数日,毁焚祠宇,叠山祠被烧毁(两年后重建)。
图片
▲连平上坪谢氏族谱、谢氏大宗祠历次修缮时间
崇祯6年(1633年)6月,在平定陈万起义后,奉旨割惠州府和平县之惠化图、河源县之忠信图、长宁县之长吉图、韶州府翁源县之东桃、银梅两铺(后称银梅图),置连平县,次年11月改为连平州,惠化图上坪甲自此由连平州管辖。
崇祯11年(1638年),族长谢裔、谢一钊第三次重修族谱,谱名《上平谢氏重修族谱》,这是上坪谢氏现存最早也最可靠的一部老谱,该谱仅授与左右两族的族长和各房房长。崇祯版三修谱以十二地支来编号,只印了12套(本),目前仅存一孤本,距今有386年历史。此谱明确记载了复渊公迁居上坪的时间(至元间),其子福宝、福珍和福顒公的后裔已传到十三世。
图片
▲连平上坪谢氏最老的族谱
【清朝】
顺治15年(1658年),下坪刘氏纂修族谱,由刘汉挺作序,该谱可能是下坪刘氏的始创族谱。
图片
▲《下坪刘氏重修族谱》记载荣受公
康熙11年(1672年),僧正诠、宗珮重修西禅寺。
康熙27年(1688年),下坪丘氏重修族谱,连平知州佟国瑞为之作序。
康熙36年(1697年),上坪闹饥荒,古坑人谢呈茂“倡率殷户仔肩赈粥”(带领有钱人为灾民施粥),呈茂公还曾捐修古坑三多桥。
康熙51年(1712年),族长刘鸿基与房长刘伯琰、刘鸿标、刘上育等人重修下坪刘氏族谱。
康熙52年(1713年),大饥,下楼乌羽屋廷株公裔孙谢元雯“捐粥赈济,乡里赖以全活。”东阳石门擎的谢达英“倡捐赈粥,所苏多人,乡里德之。”
图片
▲连平上坪东阳石门擎达英公祠
康熙61年(1722年),族长谢彦方(贞瑚)捐银80两,石门擎的族长谢赓言(君飏)偕六兄弟捐银80两,由谢连书总理,率族人第三次重修谢氏大宗祠。
乾隆14年(1749年),上坪陈氏重修族谱。乾隆丁卯至癸酉(1747-1753年),族长谢学兆(字涵夫)与谢泮香、谢子造及多位房长合力纂修《连平州上坪谢氏四修族谱》。这是入清以来首次修谱,此时离一钊公的三修谱已有110余年。四修谱经历不少波折才得以完工。
图片
▲《连平州上坪谢氏四修族谱》(部分)
乾隆29年(1764年),族长刘厚滋与房长刘廷茂、刘让波等人集合族老幼第三次重修下坪刘氏族谱。
乾隆34年(1769年)大饥,米价大涨,古坑大河背仲贵公裔孙谢呈孜“助米赈饥,蒙州主李氏赐匾'爱及一乡’。”
图片
▲仲贵公祠内景
清代中叶,实行约堡制,惠化图分为五约:上坪约、下坪约、内莞约、麻陂约、石龙约。
乾隆45年(1780年),下坪石陂村人丘庄成为庚子科乡试第21名举人,是上坪有史以来唯一的文科举人,时任两广总督觉罗巴延三及广东巡抚李湖曾赐予丘庄“文魁”牌匾。之后丘庄曾任广东仁化、澄海、清远等县教谕(正八品)。丘庄是石陂头景清公之侄。
图片
▲下坪石陂村丘庄文魁匾
乾隆53年(1788年),由族长谢粤元、谢贤诰牵头第四次重修谢氏大宗祠。
嘉庆6年(1801年),下坪丘氏第三次重修族谱。
道光11年(1831年),祖籍上坪、迁居连平州城的谢辉扬成为辛卯科武举人,曾任惠州府千总(正六品)。
图片
▲六修谱记载武举谢辉扬
道光17年(1837年),族长谢成岳、谢汝瑾牵头第五次重修谢氏大宗祠,首立左五牌位。
道光壬寅至甲辰年(1842-1844年),谢芳廉、谢振殷等第五次重修族谱。五修谱距四修谱将近一百年,“人增几万”。随着岁月的推移,每次修谱都会面临人口和工作量的几何级增长,加之蠹蚀和谬讹的修补校正,在3年之内把20多代人理顺绝非易事。“依旧谱十二部,每部六本;今修作十三部,每部九本……幸有召城叔、焕章兄、鸣皋兄、霖瑞兄,岩谷、佳章、淇光侄诸人同心共济,出而辅助方得以成其事焉……亦见谱不易修,而亦不可不修也。” 道光版五修谱以福、禄、寿及十天干来编号,印了13套,每套9本。
图片
▲《连平州上坪谢氏五修族谱》(部分)
同治4年(1865年)九月,太平天国康王汪海洋部以上坪为据点,围攻连平州城,未遂,又鼠窜回上坪。长毛贼在上坪又盘踞了两个月,劫掠数千人。有几本上坪谢氏老族谱中弹甚至沾有血迹。
同治5年(1866年),族长谢芳廉、谢俊才牵头第六次重修谢氏大宗祠,立左六牌座。
同治11年(1872年),下坪刘氏荣受公后裔第四次重修族谱。
光绪元年(1875年),复渊公派孔茂公裔孙谢嘉璋倡首纠合通乡督造暖水口拱桥。
图片
▲连平上坪暖水口桥(崇真会摄于1910年左右)
光绪4年(1878年),复璧公裔孙谢荣清赈济饥荒。
宣统3年(1911年)九月,连平改州为县,上坪属连平县管辖。
【中华民国】
民国7年(1918年),改图为区,连平县设四个区,上坪属第一区(惠化区)。同年,由谢嘉胜、谢维翰、谢钜源、谢成芳、谢锡峰诸公牵头第六次重修谢氏大宗祠,有四栋,增右六牌一座。
民国8年(1919年),饥,饿莩载道。琪公裔孙因为有谢日升倡立的“琪祖义仓”,得以晏然。同年,族长钜源公第三子谢鼎昇创建“东安楼”,为三进一围方形楼角式围屋,是典型的四角楼,里面雕梁画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作为小学使用。
图片
▲琪公祠(谢添泉摄于2024年)
民国辛酉至甲子年(1921-1924年),族长谢钜源,与族正谢国根、谢维翰、谢成芳、谢懋年、谢锡丰、谢尔龙等人在“世乱之秋”花了四年时间修成《连平县上坪谢氏六修族谱》,该谱与五修谱相隔八十年。民国版六修谱以福、禄、寿、喜及十天干来编号,印了14套,每套11本(现有部分缺失)。照牛排考古 www.ZhaoNiuPai.com/KaoGu
民国13年(1924年),上坪陈氏第三次重修族谱。
民国15年(1926年),由于上坪土匪猖獗,治安极坏,为便于管治,增设上坪、九连区(辖上坪乡、下坪乡、内莞乡、九连乡),1935年全县实行保甲制度后该区被撤销,上坪重归惠化区。
民国18年(1929年),上坪匪患消除后,在王冕和县知事陈定策的调解下,上坪与三乡(麻陂、下坪、内莞)议和,彼此恢复了往来。
民国20年,为御饥荒,谢瑄的裔孙在西坪楼子屋瑄公祠设立“义仓”。
图片
▲1931年煇章作《瑄公祠义仓总簿》叙
民国21年(1932年),惠西下坝有一位开明族长谢健吾,为解决村里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在上坪谢氏大宗祠内开办惠西小学,该学校于1985年搬迁至上坪中心小学现址(谢添泉注:该族长及确切的时间有待核实)。
民国31年(1942年),上坪乡与下坪乡仍属第一区(惠化区),直至解放。
1943年春节前,组织上派邓基到上坪中心学校(即惠西小学)任校长,以便在上坪搜集情报,联系当地进步青年支援革命,为1946年春在上坪街捕捉两霸奠定了基础。
民国 34年(1945年)4月下旬,一架国民党军用飞机撞落在上坪西华山腰处,机身粉碎,飞行员跳伞逃生。
1945年11月,东纵三支队决定分散活动后,支队政治处主任陈一民、第一大队长邓发率领一个小分队共30余人迂回于九连山西麓一带,进入上坪,开辟新区,打击敌人。
1948年秋,为了更好地打击敌人,扩大革命根据地,九连工委决定深入敌后,根据梁威林的指示,在和平青州组成上坪工作队,随即在队长黄怀章、副队长黄新带领下,开赴上坪活动。
194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成立,粤赣边支队改编为该纵队东江第二支队。2月,上坪工作队被改组为连东工作队,队员近30人,由林若任总负责人,黄怀章任队长,队员由上坪本地及外地人组成。
1949年3月10日,东江第二支队三团解放上坪乡,林若率连东工作队破仓分粮500担。次日解放下坪乡。
1949年6月2日,连(连平)和(和平)县人民政府分家,中共连平县委员会、连平县人民政府在忠信长安旅店同时成立。6月21日,连平县城解放。6月25日,连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地址由忠信长安旅店迁至连平县城风阳书院(县供销社社址)。9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大军十五兵团经贵东南下,当天解放了陂头。接着,成立陂头区人民政府。至此,连平县全境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7年,在上坪街创建上坪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为纪念1950年3月上坪街“益三楼”反革命暴乱事件中牺牲的37位烈士。1980年12月因街道建设而迁至水口桥西侧现址。
1957年12月15日,撤区设乡、镇,建立上坪、内莞、惠化、贵东、陂头、溪山、崧岭、隆街、田源、油溪、忠信、高莞、九连、三角、大湖等15 个大乡和元善、忠信2个镇。
1958年10月开始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全县17个乡镇合并成为惠化、忠信、大湖、隆街、陂头5个人民公社,上坪属于惠化公社。
1958年,上坪东南村坎下屋的陈林柱考入华南师范学院(今华南师范大学)。次年,上楼老屋的谢国罗考入武汉地质学院(今中国地质大学)。陈林柱与谢国罗是上坪第一代大学生。
1959年冬,新筑隆街一上坪公路,广州一连平-江西龙南的跨省公路全线贯通。
1959年12月,成立上坪公社(从惠化公社分出),次年7月划给新丰县管辖,1962年6月重归连平。
20世纪60年代,上坪公社创建人民会场(即上坪电影院,2015年之后拆建为新镇文化广场),在电视和网络普及以前,看电影是上坪人最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一,老电影放映员谢石宏曾在此工作30余年,他还时常下乡放映。
图片
▲上坪电影院(谢国溪摄于2015年)
1964年6月9日至15日,一连下了7天大雨,其中4天为暴雨,降雨量达513毫米。尖山地带崩山,上坪、惠化有4人过河时被水冲走,隆街、忠信、内莞灾情尤其严重。全县有599个生产队受灾,倒塌房屋1.87万间,23271人无家可归。农作物受淹面积7.56万亩,淹死耕牛31头、生猪499头、三鸟1.42万只,国家库存粮食损失59.55吨,集体和社员损失仓储口粮346.1吨,当年减产稻谷3640吨。这次水灾是连平有水文记载以来空前的一次特大洪灾。7月8日,成立连平县灾区重建家园委员会,帮助灾区重建家园。
1968年,创办上坪中学,在此之前上坪学子要跑到陂头或连平县城上中学。
1973年3月,谢火亮创办“上坪公社锯木厂”,发展壮大后改名为“上坪木器加工厂”,由于经营管理到位,业务遍及港澳及东南亚。
1974年5月4日,在上坪中学读书的丘树宏首次在连平县文化馆的《“五四”专刊》发表诗歌《厓唱山歌批林彪》,开始在文艺界崭露头角。
图片
▲1974年,17岁的丘树宏首次发表诗歌
1974年6月25日至27日,连平县境内连续3天下暴雨。县城24小时内降雨量达159.7毫米。全县有44个大队受灾,受洪水威胁撤离家园的群众有上万人,其中隆街、忠信、大湖等公社的灾情较为严重。据统计,在这次水灾中,全县一共被淹死3人,冲塌房屋1015间,早稻受浸面积1.53万亩(减产稻谷625吨),冲毁耕地面积3678亩,冲毁大小水利设施1313宗,冲走木材1.14万立方米,冲垮公路骨干桥梁20座。这次水灾是建国后连平第二次大水灾。
1975年,连平县外贸部门以上坪公社红旗林场为试点,试验人工接种新法育菇获得成功,使香菇单产翻了三番,新法育菇技术此后逐步推广到其他公社。
1975年12月中旬,连平县普降大雪,持续下了三、四天。县城地面雪厚约10厘米,北部山区地面雪厚达30—40厘米,个别山沟积雪月余。这是连平有文字记载以来最大的一次降雪。
1980年3月4日,上坪、陂头、溪山、内莞、隆街、惠化6个公社遭受冰雹袭击,共损坏房屋9317间,伤28人。
1980年5月2日上午8时至3日上午8时,连平县境内24小时集中降雨178毫米,其中上坪、陂头超过200毫米,引起山洪暴发、溪河水位猛涨,造成新中国成立后县内第三次大水灾。全县88个大队受灾,共倒塌房屋268间,农作物受灾5.99万亩,冲走木材1163立方米,毁坏公路42处、桥梁122座、水圳215条、鱼塘235口。
1981年,谢朝佩牵头督修惠西大桥,工程由曾广华承包,修建惠西桥共耗资5万多元,次年建成(受2019年特大洪灾的冲击,惠西桥严重受损,服务上坪人40年的惠西桥于2022年6月15日被拆除)。同年,四合饭店在上坪街惠西桥头开业,是改革开放后上坪最早的个体户之一。
图片
▲连平上坪惠西大桥(谢国溪 摄)
图片
▲上坪四合饭店(谢添泉摄于2021年)
1983年3月24日晚,上坪、惠化、内莞、陂头等公社遭受罕见的冰雹袭击,下持续15分钟,地面雹层厚达五六寸(15—20厘米)。同年冬,连平县撤社设区,农业生产大队改为乡,上坪公社改称上坪区。
1986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林若为上坪镇题字“广东入粤第一镇”。
1987年春,撤区建乡(镇),连平县基层政区由16个区(镇)改为6个镇和9个乡,上坪作为6个镇之一,始称上坪镇。
1988年,连平全县设9乡6镇,上坪镇辖新镇、东南、东阳、布联、新华、惠西、旗石、古坑、中村、小水、新田、三洞、新陂、石陂、下洞及街镇居委会。
1988年7月28日,元善、上坪、隆街、忠信、大湖等乡镇发生严重水灾。全县受灾人口3.06万人,死亡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4.34万亩(其中水稻成灾面积12.3万亩),冲毁房屋245间,损坏水利设施30宗、桥梁37座、公路0.51公里,经济损失656.49万元。
1989年08月02日,上坪镇成立第一家公司:连平县上坪镇农工商联合公司,地址在上坪街老政府对面。当时主营的香菇业务省港闻名,广东电视台曾做过专门的报道。
图片
▲上坪镇农工商联合公司(谢添泉摄于2016年)
1990年冬,上坪镇古坑村村民谢国汉通过其哥哥的同学傅柏松(元善镇山塘下林场场长)介绍,从韶关翁源县三华镇三华村买回550棵桃苗,其中330棵分给了中村排子经济社的谢朝发,谢朝东分得40棵,谢朝仲分得40棵及谢国树10棵(谢朝发三兄弟与谢国汉是亲戚,谢朝发姐姐嫁给了谢国汉)。谢朝发三兄弟将其种植在中村杨梅山水库边;谢国汉自己留下130棵种植在古坑村将军山石柴下,由此开启上坪镇鹰嘴蜜桃种植的历史。
1993年,谢文房、谢朝朗、谢文辉、谢文藻、谢朝佩、谢盘石等宗亲倡修族谱,并从西排志书家寻得三修谱一卷、四修谱五卷、五修谱九卷、六修谱八卷(六修共十一卷,缺失的七、十、十一这三卷已由日旭从留洞柯树下朝钊家集齐),阖族捐资15万元(当时价值相当于1千克黄金或4000余担稻谷),第七次修订《连平上坪谢氏族谱》。该谱与六修谱时隔将近70年,1993年发行360套(每套11本),于2012年翻印了500套。七修谱首次加入复渊公长子石哥在下坪大坪及溪山鸦陂围的后裔、复渊公第三子谢福千在陂头腊溪的后裔,把历年老谱的繁体字转换成简体字。
1994年9月,投资200万元兴建的上坪二中开始招生(注:二中于2011年撤并到上坪中学,已于2024年初拆除)。
图片
▲上坪二中宿舍(谢添泉摄于2016年)
图片
▲广东第一镇老牌坊(谢国溪摄于1995年)
1996年,中村村谢朝发扩大种植规模,将在杨梅山上嫁接培育出的桃苗240棵移植到中村上下湾。此后,小水村谢书林开始在小水村试种鹰嘴桃,他自创“三主枝自然开心型”“盆栽”修剪技艺,并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柳建良教授学习“短截修剪技术”“蔬果技术”,使鹰嘴蜜桃树的外观和果实品质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形成个大形美、肉质清甜爽脆有蜜味、尾部形似鹰嘴、果肉近核部分带红色、不离核的新品种:“上坪鹰嘴蜜桃”。同年,上坪率先成为连平县“吨谷镇”。
1999年2月24日,上坪镇惠西村东南面的一块耕地出现一个半径4米、深约5米的圆形地表下陷,地陷5米外的一处边缘地同时出现一条圆形的地表裂缝。后经专家论证为地陷引发地裂。同年冬,下坪《丘氏族谱》(左族四修)出版,距上一次重修相隔将近两百年。
2000年,连平县及上坪镇党委、政府对镇内各村进行新的区划调整,新华村一分为二,分为西坪村和下楼村,新田村并入布联村。同年,上坪开通ADSL拔号网络。次年,上坪街出现最早的网吧(网速64Kbps)。
2001年3月25日、4月20日、7月6—7日、8月1日,县内发生4次水灾,共倒塌房屋183间,农作物受灾面积6.36万亩,损坏堤防5.28公里、水陂17宗,堤防决口0.94公里。其中,8月1日上坪镇境内的洪灾,直接经济损失1020万元。
2004年,上坪镇辖新镇、东南、东阳、布联、西坪、下楼、惠西、旗石、古坑、中村、小水、三洞、新陂、石陂、下洞15个村及1个居委会,该区划设置沿用至今。
2004年,上坪中村的万亩蜜桃基地已形成规模,总种植面积1.5万亩,挂果面积6000多亩,产品销往省内外。上坪镇中村鹰嘴蜜桃交易市场建立后,深圳市南山区对口帮扶连平工作组在交易市场举办了鹰嘴蜜桃现场会,为鹰嘴蜜桃推向深圳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
图片
▲连平上坪鹰嘴蜜桃
2005 年,连平县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中国鹰嘴蜜桃之乡”,连平鹰嘴蜜桃先后获得“河源市农业金牌产品”“岭南十大佳果”“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等荣誉和称号。同年,《连平上坪陈氏族谱》(四修)出版。
2011年,谢氏族人集资53万元,先后重修了上坪谢氏开基始祖复渊公墓及始祖婆周氏墓,并铺设一条1.25公里长、1米宽的水泥路直达复渊公墓前。
2015年,上坪鹰嘴蜜桃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年,由族彦谢朝佩、谢火亮、谢文彦、谢舜廷、谢晃亮、谢文棠、谢胜雄、谢振雄、谢炳潜、谢伟强等人牵头第八次重修上坪谢氏大宗祠,耗资千万,历时三年竣工。
2016年3月5日,连平县上坪桃花节暨首届客家“老八盘”千人宴《古邑桃缘·寻味乡韵》活动在上坪新镇村上为农业桃园举行,从全国各地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摄影爱好者等共计2000余人。大家以赏桃花结缘,共同享受“中国鹰嘴蜜桃之乡”的传统美食“老八盘”及客家文化盛宴。广东卫视、广州日报、南方日报、河源日报等多家媒体也全程跟踪报道了此次盛会。此后,“老八盘”千人宴成为上坪桃花节的“标配”。
图片
▲上坪桃花节暨首届老八盘千人宴
2018 年,连平县鹰嘴蜜桃产业园获批为广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上坪镇作为产业园核心区,先后荣获了“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等称号。
2018年,下坪石陂头《河南堂丘氏房谱》(右族四修)出版。同年,上坪谢氏八修谱由谢朝佩倡修、谢云茂主修,该谱已完成繁重的古文断句和注释工作,新增外迁地汇总等,更正了历年族谱的诸多谬误,截至2024年5月尚未定稿。
图片
▲下坪丘氏族谱(右族2018年修)
2019年6月9日20时起至10日,受强对流云团影响,连平县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连平县上坪中心小学录得最大降雨量249.1毫米(6月10日,连平县上坪镇录得日降雨量298.8毫米,最大两小时降雨量达136.9毫米,均创历史纪录)。上坪、内莞、陂头镇为重灾区,G105线内莞至上坪段塌方、上坪古坑村观音亭附近大塌方(双向四车道交通完全中断)、水口桥西侧榕树被大水冲走至下游60米的河滩、老105国道下坪桥严重受损,上坪镇、内莞镇通讯一度中断。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受灾人口5.83万人,死亡6人(其中上坪镇下洞村4名70岁以上的女性,布联村1名61岁男性,内莞镇1名17岁男性),转移受灾群众1.24万人,安置453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330亩,倒塌房屋453间,全县直接经济损失约1.5亿元。6月10日洪灾当天,连平县投入2500多人进行抗洪抢险,解救上坪三洞这类偏远山区的受困群众时甚至派出了直升机。
图片
▲2019年6月10日上坪特大水灾(谢国溪 摄)
2021年,古坑村入选广东省森林乡村。
2021年7月,深圳对口帮扶驻上坪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正式进驻上坪,开始组团式帮扶上坪。
2022年4月以来,连平县断断续续下了两个月雨,6月13日再次发生洪灾,当天上坪镇录得最大降雨量103.1毫米,陂头镇85.6毫米。上坪旗石村受灾较严重,连平特警黄伟森及市特警支队副支队长甘敏在旗石村参与救援时不顾个人安危,受人称颂。
2022年8月,上坪文体中心足球场顺利竣工,补齐上坪镇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短板。同年,旗石村荣获“河源市文明村”荣誉称号。同年,上坪镇211个自然村村道路面硬化,乡镇通行政村公路全面实现通客车。
2023年3月,桃花节期间,吸引游客达60万人次,受到央视新闻联播关注与报道。乡贤丘树宏为上坪镇发展全域旅游创作的《我是你永远的“山大王”》开始公演。同年,石陂头客家围屋被列入第六批中国古村落名单,上坪酸匠饮料有限公司获评“圳品”。
图片
▲下坪石陂头(曾焕阳摄于2023年)
2024年4月,古坑村入选广东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
2024年5月,上坪镇中村村、小水村、新镇村、西坪村、下楼村及三洞村入选2023年广东省卫生村名单。
照牛排:写作不易,赏吊把钱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